如何查看微博粉丝互动列表(如何查看自己的粉丝互动列表)

大侠一枝花 2022-12-23 0

,微博宣布下架其最重要的娱乐榜单之一“明星力量榜”。

针对非偶像人群对饭圈产品的认知盲点,硬糖君先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在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关头,微博敏锐地察觉到偶像化的强大生产力,相继推出明星势力榜和超级话题功能,后者成为了KUN与周杰伦粉丝大战的主战场。

这两个功能堪称当今粉圈的“顶梁柱”。 很多粉圈游戏都是围绕着它展开的,很多粉圈产品也纷纷效仿。 当然,它们也是微博的流量工具。

名人势力榜原本由四项构成:参考量、互动量、搜索量、崇拜值。 当时其实挺有前瞻性的,打破了单纯以粉丝数和互动量为标准的单一评价体系。 后来引入了“正能量”维度,这也是第一次。 或许正因如此,再加上微博舆论的绝对影响力,明星实力榜成为了粉丝和品牌方评价明星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如果说正面评价反映的是明星的核心粉丝,那么明星实力榜更能说明明星的“鸡血粉”数量。 近两年,明星势力榜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感动”。 所谓新动,指的是星力榜每月“新星榜”的前三名,可以转战更主流的“内地榜”。 此举的成功标志着新一代偶像的实力和人气。

说白了,现在做明星势力榜的主流方式就是选粉、培养粉丝。 此次微博的首次线下改版,显然与本次征求意见稿中的一系列整改密切相关。

作为舆论的发源地和中国互联网的战场,微博率先自拔,做出表率。 不知道其他平台会不会效仿。 我们更关心:

榜单的出现和流行,本质上是一种市场需求。 脱单容易,但如何建立真正可信、自上而下需要的评价体系? 传统媒体失去权威后,网络时代似乎一直在数据迷信、数据泛滥、数据乱象中摸索,已经不可能再建一座人人都能交流、认同的巴别塔。

而我们每天说要规范粉圈,基本上都是在划定什么不能做。 但那些年轻而爆棚的力量该何去何从? 对于这一切,必须有出路和解决办法。

明星实力榜失利的第一天,不少粉丝的心情其实有些复杂。 他们不用担心肝数据,自然是爱豆减负的一件喜事。 但这份清单也承载了如此多的真实情感,不可避免地,我们不忍心放弃它。

许多人一开始不记得甚至不知道这个列表是什么样子的。 2014年,微博正式推出“明星势力榜”,主要是配合站内其他功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明星粉丝。

名人势力榜主要看名人的博客活跃度、阅读量和社会影响力。 以微博真实数据为基础,综合体现明星的人气、公益的积极宣传和全站媒体的影响力。 简单来说,做出这样的榜单,无非就是给粉丝更多的互动空间,让他们在被偶像崇拜中集体快乐。

当时,鹿晗回国加盟宜信娱乐,因为微博评论创下吉尼斯纪录微博粉丝榜单,引发热议。 可以说是整个流量偶像热潮的起点。 “明星影响力榜”试图打破当时市场只根据粉丝数和互动量来评价明星影响力的规矩,鼓励明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传播正能量,推动形成健康的明星粉丝生态。

榜单原本由参考量、互动量、搜索量、崇拜值四项组成,分为实时榜和周榜。

和月度清单。 硬糖君记得很清楚,刚推出榜单时,粉丝以偶像为主,很少因数据引发争议。 明星势力榜单更迭频繁,各家轮流上榜,场面一度看得过瘾。

然而,越来越多的流量明星正在社交媒体上完成“原始积累”和“流行语”。 市场缺乏对明星商业价值的评价体系,网络数据正逐渐被推广为绝对标准。 粉丝带动偶像和商家,商家和偶像反过来带动粉丝,形成一个数据饥渴的闭环。

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粉丝们不得不“为爱发电”。 从转发到评论再到排行榜,能排到哪里,都想争抢,为自己的爱豆争取有限的资源。

2017年前后微博粉丝榜单,以饭圈为首的职业追星浪潮席卷全网,各类“上榜”成为各数据站的基础工作。 在高层的指挥下,粉丝们将有组织、有纪律地完成排位行为。 微博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名人势力榜自然会多一些,也就彻底“沦陷”了。

一旦踏上做数据的道路,很少有人能及时停下来。 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努力,会直接影响到偶像的命运。 做数据不一定有用。 但是没有数据,难免会出现混乱。

只有数据理论流行,并且已经开发了极端支持概念。 即使平台自上而下调整,一时半会也很难让离经叛道的粉丝重回正轨。 近两年,名人势力榜卷入“昆仑之战”、“搬迁风波”,几经修改调整。

但一些明星粉丝团的不合理支持、排名等问题仍在上演。 为营造健康的星粉互动生态,微博最终选择将星力榜下线,并计划在未来推出深度升级的全新榜单。

粉圈过程中的自救上榜

粉丝太会打架,却不知戒。 平台是负责大规模对抗的平台。 明星势力榜单的几项重要调整,都是对粉丝圈长期存在的弊端进行诊断后做出的补救措施。

数据竞争愈演愈烈,应接不暇的女工开始寻求更自动化的操作。 2017年前后,为了打击恶意作弊行为,明星实力排行榜调整了排行榜的评分规则。 新规下,用户的阅读互动行为仅对明星在固定时间发布的微博有效,每条微博每人每天仅记录一次互动次数。 同时,删除实时榜单,榜单发布周期调整为昨日榜单、周榜单、月榜单。

没过多久,一个人重复排名的问题就严重了。 微博进一步升级了排名规则,将“阅读量”调整为“阅读量”,每位用户每天只计算明星单条微博的一次阅读量。 人数,仅对特定时间段内名人发布的微博有效。 同时,社会影响力中提到的名人微博阅读量也调整为“阅读量”。

这两次调整的目的基本相同。 其实质是引导粉丝养成转发评论的好习惯,以优质的互动行为参与榜单,从根本上避免批量维护、频繁浏览榜单的不良现象。 确保列表公平有效。

除了修复榜单规则漏洞,微博也在积极解锁新维度,引导星粉生态。 2018年底,明星力量榜正式引入“正能量”维度,内地榜、新星榜、练习生榜、组合榜评分规则新增“正能量值”,并明星发布正能量相关微博,带动粉丝正能量传播的统计数据。

粉丝看重偶像的口碑,非常关心公益。 明星权力榜调整后,明星和粉丝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得到官方认可和支持的同时,也能为自己赢得更多讨论和讨论,一举多得。

当然,星力榜已经上线七年,期间也走过了弯路。 此前,榜单采用付费模式,粉丝可以通过赠送虚拟鲜花给明星贡献欣赏点数,从而获得更好的榜单排名。 这本来是一个提升交互性的小功能,却被粉丝当成一个耗资巨大的“玩游戏”硬生生完成了。

没过多久,微博就将名人势力榜鲜花调整为微博会员服务,为粘性用户免费赠送礼物。 今年,平台直接关闭了送花渠道,取消了“爱心值”。 可见,榜单的每一次规则调整,都是为了给粉丝带来更好的追星体验。

如今,微博榜单再次面临结构性调整。 微博负责人在接受娱乐硬糖专访时透露,新榜单目前正在商讨中,或将放弃目前的评分维度,全新的集媒体评价和作品评价于一体的综艺评价体系被探索,名单入口将被取消。 ,从而稀释了粉丝参与度的竞争。

在被问及新榜单的价值时,对方表示希望今后能够建立起明星与粉丝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全面遏制粉丝集资、打榜、控评等行为。圆的方式。 有积极的互动。

重建评价体系

不管怎么不屑,人家是真的爱榜单,甚至可以说是依赖。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不可能不被清单这样清晰的东西所吸引。 谁糊涂了,谁炸了,即使你知道名单可能是水,而且很可能其中一个是数据工作者,你还能相信谁? 连金鹰奖都引入了排名机制,很能说明问题。

评价体系重构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平台也拿出了各种榜单和指标,但结果是:连豆瓣影视的评分体系,本来就有点不靠谱。频谱,正在崩溃。

奖项、收视率、数据的可控性,让市场对明星真正的人气和口碑失去了认知。 民选的排名,变成了少数人的排名和数据的推敲; 精英选出来的奖项都不是很好。 百花、金鹰、白玉兰都被赞助商、承包方、资本方、制片方的利益纠缠不清。 再次成为运动员给奖项的可信度蒙上了一层阴影。

就微博升级“明星影响力榜”而言,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媒体影响力”和“作品影响力”这两个新指标。 “精英”视角。

今天媒体还有权威吗? 平心而论,肯定比以前更糟了。 明星和明星相关企业可能是媒体的“金爸爸”,相比激进粉丝,网友更讨厌营销号。 因此,硬糖君推测,在媒体影响力指标上,微博对媒体的选择可能会向传统媒体倾斜。

但比起情绪化的大众,尤其是粉丝,媒体还是普遍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即使是“偏向导向”,自媒体也至少要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自圆其说,以理服人,这保证了它仍然是一个理性的独立思考者,而不是狂热的群体无意识行动. 以金钱力量带动大型媒体,远比水军困难。

“工作”是近些年娱乐圈的一个普遍称呼。 所谓“作品影响力”通常被认为分为三个维度:播放量(票房)、口碑(豆瓣评分、猫眼淘票票评分)、奖项。 也就是说,目前作品影响力的数据并不在微博上,而是在外部平台上。 微博会选择引入外部数据还是自建系统,还有待事件推动。 但无论如何,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将是一个高度复杂的指标。 说白了就是增加了清单的难度。

归根结底,榜单无罪,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复杂健康的生态,而自然界过于简单的生态链是极其脆弱的。 微博作为明星发声的第一平台,也是粉丝最大的聚集地。 明星人气评价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这里的数据也是广告商最看重的。 各方都有做数据的冲动在所难免。 如果只靠转发评论说话,大家不就没有动力了吗? 从微博榜单的改版方向来看,维度越来越多,显然是正确的。 大家都刷不了,自然就停了,谁不想开心追星呢?

对于微博线下“星力榜”的粉丝圈反馈,其实不用多研究,就知道肯定是拍手叫好。 饭圈也为“冲榜”苦苦挣扎了许久,却始终摆脱不了彼此的竞争。

反权现在几乎成了贬义词。 但其本质只是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爱走到一起,也有去年疫情期间、今年水灾期间的饭圈公益等官方媒体肯定的慈善事迹。 据悉,改版后的“明星势力榜”并非全部与粉丝互动无关,只是占据了很小的权重。 没错,我们真的放不下建立粉丝团的快乐。

之前微博下线也有“热搜”功能。 说实话,第一时间大家鼓掌,第二天却是“想他,想他,想他”。 在这个去中心化、碎片化的时代,微博是极少数仍然以中心化方式发布、兼具流量和权威性的新闻话题渠道之一。 不管大家怎么抱怨,微博上还是有一种“书生不出门,知天下事”的控制感。 各种重大话题的传播和发酵,还是要在微博上做。

此次微博调整“明星势力榜”,或许是一次让娱乐回归“大众”的契机。 之前的玩法太大众化了,但在这个部落化、智能分发的时代,微博的优势本该大肆宣扬。 娱乐大众,娱乐大众,走出局促的饭圈世界,相信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