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十年:用户数据是亮点,私域流量博客会变现吗?

大侠一枝花 2023-02-04 0

作者/速途网吴嘉欣

十周年之际,微博交出了一份“好于市场预期”、“未来堪忧”的财报。

“好于市场预期”的是,微博Q2净营收4.318亿美元,同比增长1%,高于市场预期的4.3亿美元。 财报发布后,微博盘前股价上涨5.99%,市值约83.44亿美元。

“前途堪忧”在于微博净利润1.0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1.4亿美元,同比下降约26.9%。 占微博收入绝大部分的广告和营销业务已出现疲态。

如果微博只是一个新产品,还在开发中,这份财报无可厚非。 但是已经有十年历史的微博,在互联网圈可以说是高级产品了。 它一诞生就成为现象级产品,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名人和意见领袖。

一面是往日的辉煌,一面是现实的挫折。 诞生十年的微博面临着一场大考。 如何将其用户转化为收入,仍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十年微博风风雨雨:赢得用户,却失去人心

不可否认,微博对用户的吸引力依然存在。

最能反映用户阅读量的微博热搜,即使如微博内部人员所说,增加了服务器来应对突如其来的流量涌入,保证APP的稳定运行。 从工作人员的加班情况来看,微博一直没有触及用户关注的顶峰。

财报发布当天,在十周年临近之际,微博正式发起纪念活动,以图文形式记录与微博的时光。 一时之间,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参与。

数字更准确。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6月,微博月活跃用户数4.86亿,同比增长13%,为四个季度以来最大增幅; 日活跃用户数为2.11亿,同比增长11%。 同时,今年上半年,普通用户交互规模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但对于微博来说,亮眼的用户数据却未能为微博贡献收入,这难免让人质疑其数据的真实性。

这几乎是近年来微博上讨论频率最高的话题。 在最受用户欢迎的热搜中,有不少话题来自空降,并以数十条评论占据热搜前排。 去年初,微博整治上了热搜,一批名人的发文被点名。

明星大V的粉丝中,不乏丧尸粉,阅读量、点赞量、评论量都被曝造假。 名人尚雯婕曾发微博承认经济团队确实存在读书现象。 在周杰伦和蔡徐坤粉丝争夺微博榜单时,曾有声音称数据可以人为制造。

更有什者,曾经有网友在微博上发文称,自己突然在微博上关注了很多自己不常使用的账号,点赞数也莫名其妙的增加了。 网友甚至猜测,他们的账号已经成为灰色产业链的一员,被他人利用。

可以认为,虽然微博收获了漂亮的数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让“逃离微博”不再是说说而已。

微博下一步,私域流量或成救命良药

微博现在面临的困境很相似。

早在2012-2014年,微博就出现过类似的变化。 当时,微博作为现象级产品微博超话数据,刚刚打败博客,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随着PC时代向移动时代的过渡,微博没落了,商业化成了问题。

阿里入股后,微博坚持走大V路线,在阿里资源倾斜下开始套现。 短视频和直播的火爆,是微博的一剂良药。 微博依托技术,探索出一条MCN路径,迅速回到移动互联网舞台中央。 微博可以说是当今火热的网红经济的功臣之一。

正是因为这样的坎坷,微博也在谋求改变广告营销业务的软肋。 私域流量是它的最新良药。

在吴晓波的定义中,私域流量是指“商家可以随时触及,直接沟通和管理的流量”。 这一点与微博的用户基础和属性无关。

微博能在大V时代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重回舞台中央。 一个好处是平台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可以为大V和网红聚集一定数量的粉丝。 在微博的头部用户中,不乏来自快手、抖音甚至哔哩哔哩的网红,他们选择微博作为聚集粉丝的场所。

为实现粉丝变现,微博先后推出微博橱窗、付费问答等服务,帮助头部用户实现电商或内容变现。 而这就是私域流量的雏形。

随着这一概念的兴起,微博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考虑。 在2019微博名人节开幕式上,微博CEO王高飞提出,随着平台流量的稳步增长,微博将加强私域流量的隐私保护,对公域流量进行垂直扶持。

王高飞表示,在私域流量方面,微博关系流中的大V内容曝光量一直在增加,大V的个人主页也成为粉丝消费内容的重要入口。 近两年,微博上线了超话社区、粉丝群、忠实粉丝等多款粉丝运营工具,让大V与粉丝的交流更加具有共同性,从而加强了粉丝关系。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7500名大V用户开通了超话社区,超话社区日活跃用户超过1000万。 忠实粉丝机制于今年5月上线。 截至7月底,网站忠实粉丝突破2000万,有效帮助顶级作者实现粉丝分级运营,提升粉丝粘性。

在微博看来,私域流量几乎是它的对口领域,漂亮的用户数据也证明微博已经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随着对私域流量的重视,微博也将成为品牌商眼中重要的营销平台微博超话数据,帮助有影响力的用户实现粉丝变现,稳定自身收入。 其中一项举措是,微博电商直播将与淘宝对接,大V们可以开启付费直播,还可以通过嫁接阿里电商资源获得分成收益。

有意思的是,私域流量还是一个新兴概念,其商业价值还有待验证。 对于微博用户来说,头部大V的商业价值毋庸置疑,但头部大V的数量相对较少,相比肩负微博营收重任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弱的。 相反,大量中小V的变现如何实现,还有困难。 如何帮助这些用户变现,微博还在探索中。

当微博一方面收割流量,另一方面持续影响用户体验时,微博的私域流量究竟能走怎样的路还不得而知。

现在靠私域流量挽救微博收入还为时过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