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获利后,微博草根号死了
站在北京东三环附近的光华路,方励寅一抬头就能看到央视的“大裤衩”,身后的泰达时代中心是微博最活跃人士经常出没的地方。
方励寅名片上的头衔是“高级客户经理”,其实是那些百万粉丝微博背后的操盘手。 他的华谊传媒集团位于泰达时代中心4号楼。 这家曾经主打“选美”的公司,如今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微博营销公司。 新浪微博上的“微博搞笑排行榜”等多个草根号都属于这家公司。 而其创始人乔子健也自称为“微博营销之父”。
从地理上来说,它与中国最强大的媒体隔街相望,这或多或少是微博近两年影响力的体现。 但7月4日中午,在北京炙热的街头,方励寅突然对朋友说了一句话:微博大号死了是迟早的事。 “
2010年底,社交媒体的发展方兴未艾,那些依附于新浪微博的草根用户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等草根大号每条微博的转发量从之前的1000条上升到6000条左右,评论数也从之前的500条上升到1000条左右。 与此同时,草根大号的广告价也在疯涨,从几百元涨到千多元,几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正是因为草根大号的广阔发展前景,方丽音决定加入乔琪的微博营销行列,立志成就一番事业。 他还记得2011年3月上旬的情况,那时候他手上的广告报价每周都在变。 每次有客户要报价,他都会说:“这个报价只在一周内有效,这周之后,价格肯定会上涨30%。” 那时候总有人找方励寅通过人脉代理这些草根大咖,但最后得到代理的人寥寥无几。
今年5月,新浪以内容抄袭为由,将“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环球经典”等草根账号封禁。 方里银有一种预感,这可能是新浪加强控制大号的信号。 公司员工甚至猜测:草根大号是不是走到尽头了? 和其他同事一样,方丽银对此也充满了疑惑。
方励寅和他的同事们也不无道理。 截至2012年7月5日,《冷笑话集》在新浪微博草根账号中排名第一,拥有1029万粉丝,相当于荷兰的总人口。 从表面上看,与几个月前相比,每天的微博更新量维持在120条左右,粉丝数也从之前的800多万增加到1000万多。 但实际上,它的广告费却在逐渐下降,每天大概只有七八条广告,明显比高峰时期每天三十、四十条广告要低很多。
方丽银发现,虽然公司“微博搞笑排行榜”等草根号的粉丝数不断增加,但转发的语录并没有增加,有的草根号甚至还小幅下调了语录。 而且,现在转发的广告,都是很难让人一眼就看出来的“软广告”。 他还发现了一个细节大号微博,同事为了一张广告单,会和客户聊半个多小时——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难道说,在经历了疯狂的暴利之后,草根大号真的要死了吗? 是什么让他们的命运像坐过山车一样?
草根成王
时间回到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刚刚内测,已经有人闻到了金钱的味道。
“当时我们给所有客户都打电话说,你授权给我们,我们免费帮你做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公司中海互动CEO艾松表示,她和同事们正在全力研究新浪微博这个新生事物。 ,他们还将未来可能出现的商业模式与,和。 比较的结果是,新浪微博是一个高度广告化的产品。
几乎同时,经常在天涯混的乔伊和玩论坛的九红冰蓝(原名小俊丽)开始体验新浪微博。 当时,因为有人不看好新浪微博平台,《冷笑话精选》还没有注册账号。 此前,国内微博平台饭否、地谷、极外被强行关闭。
当年10月23日,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85后”尹光绪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了“冷笑话精选”。 这一天,他一共发了4条微博。
就这样,乔强尼、尹光绪等人成为了新浪微博的第一批用户。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的幕后操盘手分为三派: Qiao和酒红冰蓝各占一席,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在纳入尹光绪后也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新浪微博前50草根账号中,蔡文胜有25个,乔琪有15个,另有10个是酒红和冰蓝。
新浪微博运营初期,乔峰、九红冰蓝等人注册的草根账号为用户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广受欢迎。 新浪微博离职员工张琳还记得当时草根大号的火爆程度:“内容推荐基本都被那些搞笑、星座草根大号占据了大号微博,其实我们根本不需要刻意去推荐。”开始。对他们来说,转发量已经说明了一切。我们只向新注册用户推荐这些草根大号。当时,没有人认为他们可以赚钱。”
但是长期上网的乔伊乔,却开始意识到一件事。 玩了一个月,他开始关注微博,放下一切杂事,深入研究微博可能带来的商业价值。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乔一川意识到这个新玩意儿会给自己带来不菲的商业收入。 于是,他直接将自己的“选美公司”转型为微博营销公司,之前的员工只剩下12人。 华谊传媒集团资源整合负责人田子伟表示,乔一川当时没有生意,带领一群人养这些大号,但他确实率先提出了微博营销的概念。
微博营销的独到眼光当然离不开乔琪的成功,但实际上,对他的草根号影响力最大的还是巨资投入其中的天使投资人薛蛮子。
“薛蛮子投资乔伊之前,他给我打电话,问我草根做的怎么样,”互联网营销公司同网科技的CEO王彤说。 没过多久,薛蛮子还是投资了乔伊。”
2010年12月,薛蛮子引来蓝色光标(,股吧吧)投资乔伊。 双方各出资250万元,认购乔一剑旗下华谊全部股权的24.5%。 此外,蓝色光标750多家客户的微博需求全部由杜子建的公司处理。
完成投资后,乔伊开始疯狂实施收购草根的计划。 当时,杜子健的收购策略是:粉丝量超过10万的排名靠前的草根号全部被他买断,进公司上班。 乔一剑虽然没有公开收购价格,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每支基层大号的收购价格只有6万元左右。 “对于那些不需要太多成本的人来说,价格还是挺高的,但没想到这些大机型一天的利润能超过6万元。” 方丽音说道。
控制
在草根迅速崛起的当下,恰恰是新浪微博急需扩大影响力的时候。 作为新浪的载体,草根就像是贴在自己身上的一个附属品。 它的存在可以帮助它提升微博的影响力。 当时,新注册用户被推荐关注的“人”大多是草根大号,内容推广栏目几乎全被草根大号占据。
客观的说,如果新浪微博当初不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而扶持大号,恐怕草根大号以后也不会有如此辉煌的赚钱时刻。 然而,当草根大号通过微博营销赚得盆满钵满时,它与新浪的矛盾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乔子健通过收购甚至收编草根大号背后的团队,控制了一大批草根大号。 一开始,乔伊用零粉丝的“僵尸粉”为公司微博做营销。 比如为某知名饮料公司做微博营销,乔伊乔会通过公司官方微博发布内容,利用“微博搞笑排行榜”进行转发,再通过自己控制的“大军团”集体转发,使原微博转发量达到4万以上。 为了满足官方微博的面子,乔一川还会用喷子和“僵尸粉”来瞬间增加这家公司的粉丝数和评论数。 然而,这种热闹营销的背后,实际效果却并不怎么好,这种做法招来了新浪的强烈不满。
“在厦门,我跟杜子健说,你再这样,我就拉黑你的账号。” 新浪副总裁、微博事业部总经理彭少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这只是新浪与草根大号矛盾的冰山一角。 2010年1月17日,《冷笑话精选》一共发了9条微博,还迎来了两次广告收入。 虽然广告零星、不利,但让“冷笑话精选”等大牌看到了未来盈利的光明蓝图。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 Tuba 开辟了商业盈利之路。 2011年仅一个“微博搞笑排行榜”的年利润就达1500万元。 草根大号带来的商业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一情况引起了新浪的关注。 也就是说,他们开始“羡慕”了。
与草根的无限风光相比,作为载体的新浪微博本身在商业上乏善可陈。 2011年第三季度,新浪股价一度创下147美元的历史新高,但目前仅在50美元左右。 华尔街曾对新浪估值69亿美元,而微博约占其估值的70%。 也就是说,新浪必须尽快在微博上实现盈利,才能扭转局面。
遗憾的是,新浪微博始终未能开发出适合的经营方式。 锐意恒动是中国最早从事社交网络营销的公司之一。 不仅帮助客户在新浪微博上推广产品或品牌,还维护一些品牌官方微博。 摩托罗拉、红孩子等客户经常向锐意恒动CEO沉栋梁反映,不想和草根大号合作,但新浪商业化太慢,很多客户想投放广告却找不到办法。 沉栋梁认为,如果新浪商业化早一点,一年前,今天也不会有那么多草根大玩家在世。 正是像可口可乐和摩托罗拉这样的公司养活了这些草根大玩家。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新浪开始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新浪现在正在加快商业化进程,推出APP、小游戏等新方式,希望能结束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和流量,但一直难以转化的尴尬。成盈利能力。
此外,新浪还推出了基于微博话题和内容的广告订单。 比如微访谈7.5万元的价格; 微播15万元;
另一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广告体系,防止草根的广告收入瓜分新浪的商业利益,新浪微博开始对草根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 田子维回忆说,之前草根账号发布的色情图片、色情笑话特别流行,但今年5月的新浪网封禁导致不少草根账号被封禁。 而此举只是新浪控制草根大号的动作之一。
2012年3月初,新浪对微博进行了大规模“扫荡”(扫僵尸粉),重点扫荡草根大号。 本次作业中,基层大号掉粉率基本在10%以上,大部分在30%~40%以上。
经过这次扫荡,“冷笑话精选”、“微博搞笑排行榜”等草根账号对广告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 即使有广告,他们也会有选择地转发,保持一天七八条左右,因为广告发多了,一方面会流失粉丝,另一方面新浪会看得津津有味。
“只要新浪在广告方面多下功夫,草根大号的前景就很不好了。” 谈起新浪与草根大号的关系,华谊传媒集团高级客户经理方丽银的话语中充满了担忧。
成就或毁掉交易者
在微博营销专家李建华看来,草根品牌的问题不完全是新浪的责任,以乔琪峰为代表的幕后黑手微博营销不专业也难逃其咎。 李建华质疑乔一、蔡文胜、九红冰兰缺乏沟通和营销,表示他们之前在草根大号领域的成功只是运气问题。 作为平台提供商,一旦新浪为了推出自己的广告平台而加大对草根号的控制,草根号背后的人就只能认命了。
李建华曾经有过亲自与乔以剑等人打交道的经历。 今年春节后,他自费去了乔一剑的华谊传媒集团培训。 7天的费用是10000元。 这7天里,他在华谊传媒认识了乔一川,了解了微博营销。 去之前,李建华与乔子健的员工多次讨价还价,最终将费用从1万元降到了7500元。
到达华谊传媒集团后,第一天中午他们共进午餐,乔尼乔请李建华等9名同学赴宴。 当天的质量很高,一顿饭要2000多块钱。 这让李建华很意外,他对乔一川的印象非常好。 然而,当天交完费后,李建华第二天中午只能吃快餐,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如此。 李建华猜测,之前的2000元酒席应该是为了骗学生们来这里报名学习。
“这种反差有点大,好像是在骗人。这和乔伊乔的微博营销课一样,目标很高,但最后落实了,客户很失望。” 时至今日,提起乔伊,李建华还是有些不高兴:“7天时间,我什么都没学到,本希望能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但乔伊说的全是理论。”
这7天里,李建华两次见到乔伊。 第一次是在第一天的午餐时间,第二次是在最后一天结束时乔一剑演讲的时候。 李建华认为,乔希尼的基础不如一般营销人员:“他讲了微博的重要性,讲了微博为什么火,很精彩,但又不枯燥。”
《金融世界》周刊就此事向乔伊求证,但未得到回应。
有时候,在华谊传媒集团学习的社会人士会和方励寅聊天。 每次这个时候,方丽吟都会默默地想:你看,又来了一群白痴。 “
其实,沉栋梁很早就将乔子健定义为“卡耐基”和成功讲师。 他觉得乔健说的不是广告营销,而是成功学。 他观察到,乔一川的课讲的不是专业的东西,而是社会和人性。 “这些东西跟商业品牌不一样,他的东西不能叫商业,只能是励志。” 沉栋梁说道。
沉栋梁觉得,草根大号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和乔伊等人的不专业管控不无关系。 他说:蔡文胜是天使投资人,团队是草根大号; 乔伊乔是成功讲师,他很注重包装自己,把自己的名字写好,这样才能一直走下去; ,很难有什么发展前景。 “
眼下,乔一剑、蔡文胜和九红冰岚在基层的管理上都陷入了困境,与此同时,三人也在尝试着不同的改变,以求适应。 作为草根制作人的乔琪转型培训,蔡文胜回归天使投资,偶尔打理软件业务,而酒红冰蓝公司也在调整中。
不可逆转
在广大的草根微博舞台上,还有一个名为“微博一”的广告传播平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微博易CEO徐扬,在百度搜索引擎营销工作9年。 他有一套独特的基于数据分析的微博营销业务运营。 他掌控的微博一跟踪分析了4万多个微博账号,发现了7000个有价值的账号,并与他们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这些帐户拥有特定偏好的粉丝。 当企业有推广需求时,会寻找最匹配的账号进行推广。
与草根大号不同,微博艺奉行垄断和规模经济,采取微利政策。 这样一来,微博一为商家提供微博营销的价格将远低于草根提出的价格,这将对草根的商业广告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有业内人士认为,易微博的存在大大加速了草根大号的没落。
当然,在野蛮生长时期,也会有微博艺等平台来检验草根大号行业是否有生命力。 但归根结底,草根大号在内容和广告模式上无法升级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正在走向死亡。
安勇,自由职业者,微博作者。 3年来,他关注了20多个草根大号,现在却封杀了很多大号。 “很烦人,以前新浪没有内容,我就去关注了,现在不一样了,各种内容都有,草根女王发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干扰了我的视线,必须取消关注。” ” 安勇说道。
新浪数据负责人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草根达豪60%的关注人群是白领和学生,这个人群最关心的内容。 一旦草根大规模的内容更新让他们感到视觉疲劳或没有新意,取消关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目前,在微博上,“网络那点小事”等某一领域专业人士开的草根号颇受欢迎,还有收集全国各地新闻的“妹纸博客”。 来到这里,对新闻发表看法的草根大号也很受读者欢迎。
然而,对于草根大号来说,内容的转型却困难重重。 目前,草根主要依靠三种方式获取内容:一是翻译国外内容,然后发微博; 二是纯抄袭,不自己生产内容,把别人的好笑话转给别人看; 第三种是有策划的话题。 到目前为止,在内容上,这些草根企业都不愿意改变,因为一旦选择了第三种“计划话题”模式,其运营成本也会增加,发展方向也会发生重大转变。
对于目前的草根号,前360手机卫士运营人员、现从事创业微博数据开发的肖培政认为,第一批微博草根号没有技术含量和原创内容,甚至没有注意版权。 正因为他们是第一批,他们年纪大了,抢了先机。 如果他们不反省自己,重视自己的意见和版权,那他们必死无疑。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张志安也认为,很多草根微博包含有趣或人性化的东西,但一旦进入商业领域,就必须常规化、制度化,否则会长期影响难以维持,走向衰落也在情理之中。
不仅仅是草根账号,整个新浪微博都失去了往日的活跃度。 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Alexa数据显示,2011年新浪微博增速放缓,三季度用户活跃度下降约30%。 因素方面,内容制作不力带来的新鲜度流失是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
有趣的是,在国外,和尚上的草根大号并不像国内的草根大号那样起起伏伏,更不会出现像“微博搞笑排行榜”那样的年利润1500万元。 以拥有91万多粉丝的草根大型女足为例。 7月3日,只发布了两个广告,一个是健康网站,一个是问卷网站。
草根网络公司不像在中国那么猖獗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过早地推出了自己的广告模式。 比如与福特、百事可乐等大型广告商合作,用户可以在广告中看到哪些朋友对这个品牌或产品感兴趣。 一年多以前,基于收集的用户偏好和朋友信息推出了“社交背景”广告。 虽然广告模式推出较晚,但在2011年11月,推出了话题、热点、推文等广告。 但新浪的微访谈、微游戏多针对个人,更合理的企业广告投放模式还在探索中。
毕竟,与微博、微博相比,新浪微博广告模式的不成熟,也是造成“冷笑话精选”等草根大规模乱象的原因之一。 也许,这是探索中国社交媒体的唯一途径。
2012年7月4日,《冷笑话精选》的转发广告只有8条,而这一天的微博数是115条。从刚注册的时候每天发4条微博,到现在的115条,《冷笑话精选》 》就像坐过山车,经历了最初的冷落、中期的疯狂、后期的没落和不可预知的未来。 也难料,这些依附于新浪微博的草根粉丝,未来将何去何从。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方丽银、李建华、张琳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