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管理十大经典案例
1. 51信用卡管家
成功模式:植入式营销
51 Credit Card Manager 原名 51 Bill。短短50个小时,这款APP仅花费150元微博的经营,获得500万的展示量,APP排名TOP40。这是怎么做到的?
之所以能策划“看着闺蜜的手机,瞬间想嫁人,这是他老公出差前给她设置的……”,出自一个爱妻的手笔专家@潘理想在51票,在策划的时候,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他的妻子怀孕了。经过规划,将Icon放在淘宝左侧还是右侧也让51票据CEO孙海涛纠结了许久。
idea完了之后找了@最风风的编辑,看了之后建议我们想省钱让下面的小号转一下看看效果。如果转发超过 60 次就好了。结果公布几分钟后,就有 200 次转发。小编很激动。于是海涛立即造势投资,并立即号召全公司同事转发。海涛将邀请和链接一一转发给500个QQ好友。直到草根大号@冷话选转发,瞬间转发2000多,引爆点终于来了。
很快海涛又想出了一个方案,那就是根据桌面图标的各种应用,编造一个看起来像自己的转发内容。其实一个小技巧,没想到很多人误以为是真的,大家纷纷转发。这篇文章被@51bill 转发了 30,000 次。后来淘宝也被转发了,支付宝也被转发了,金山电池也被转发了,京东也被转发了,就连新浪微博Iphone客户端也被转发了。成为了网络知名度最高的官方微博上默契度最高的案例。网友戏称:官方皮肤集体萌。内容的高潮是由一位网友创造的。他编了一个@中国运动:没有我+哭,引来无数好人嘲笑中国移动。
整个活动期间,所有转发的大粉丝肯定都超过了2亿。总共有30万级左右的转发量,估计至少会有500万级的曝光量。"
案例点评:从这个案例中得到的第一个启示是,你必须能够创造出直击人心的优秀创意。第二个启示是,微博运营者一旦找到引爆人气的机会,就应该立即乘胜追击;从战役的胜利到整个战争的胜利。所以海涛整个团队找朋友在QQ上一一评论转发是非常有必要和有用的。这可以引爆更大的流行病。
后续发展:微博的长尾效应还在发挥。51账单曾在APP STORE生活中排名第37位,没有刷榜单,只花了150元,差点因为账单解析服务器过多而惊呆了。随后微博的经营,海涛发文与大家分享了这个营销案例。在海涛的带领下,51票已经成为创业公司动脑筋不烧钱的典范。现在51 Bills更名为51 Credit Card Steward,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野兽花店
成功模式:故事营销
“野兽花店”,这个名字为更多的文艺青年所熟悉。没有实体店,连淘宝店都没有。仅凭几张鲜花礼盒的照片和140字的微博文字介绍,自去年12月底开通微博以来,野兽花店已经吸引了超过18万粉丝。甚至很多娱乐圈的明星都是它的常客。
为什么传统朴素的花店生意会有如此新鲜的生命力?
答案是他们卖的不仅仅是花。
2011年底,顾客Y先生从野兽派花店订购鲜花,希望表达莫奈名作《睡莲》的意境,但当时没有合适的花材进行创作。
几个月后,店主兼花店老板Amber想到了直冲日本的地中美术馆,并从中得到灵感,制作了野兽派花店的代表作之一《莫奈的花园》。
与其他花店不同的是,野兽花店倾听顾客的故事,然后将故事转化为花束。每一束鲜花都耐人寻味,因为它被赋予了丰富的故事。其中,幸福的人有的祝自己结婚纪念日快乐,有的求婚,有的祝福父母身体健康,有的痴迷于暗恋自己的男同事……在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看完140 -人物 离奇的剧情也成为了影迷们的调节器。
野兽花店挑选的花束绝非市场上常见的花束。这些进口花卉品种经过精心雕刻和装饰,根据不同人群、送信人和收信人的心情,被赋予文艺名称,包装完整。花束只在微博上销售,顾客也是花店的粉丝。他们通过微博私信下单,客服通过私信回答客户的问题,最后成交。
与传统花店相比,野兽花店绝对称得上是花店中的奢侈品牌。兽派出品的鲜花礼盒,少则三四百,多则近千元。不过,即使是这么高的价格,还是有不少顾客追捧。
案例点评:《野兽》的花艺在上海花艺界绝对不是最好的;但野兽的成功来自故事营销。对于很多花店迷来说,成为故事中的男女主角,观赏平凡生活中的趣事细节,已经成为买花之外的附加值。
野兽的成功告诉我们电子商务有这样的商业模式。利用微博的病毒式故事传播免费获得大量潜在客户,动辄数百甚至数千元的礼盒保证了毛利。这彻底颠覆了传统电商刺刀拼价的悲催。甚至只有一个微博,只要你愿意分享故事,任何网站、PHP、服务器、架构,一切都只是浮云。私信+支付宝搞定一切。
此类案例还包括微博蛋糕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专门讲过温州的微博蛋糕店。全程微博下单,每日限量;例如提拉米苏在周一供应,黑森林在周五供应;用户甚至要上门取货才能拿到最新出炉的蛋糕。这样一家区域性的微博蛋糕店,也有一万多粉丝;生意兴隆。
后续发展:The Beast终于在2012年8月上线了网上商城,除了花艺,还扩展到干花、香薰蜡烛、配饰等更多品类。
3. 36氪
成功模式:内容为王
36氪是微博推出的第一个IT相关媒体。继36氪之后,雷锋网、虎嗅网、社交Beta,以及最新的品西中文网、钛媒体等类似网站相继出现。
36氪以及之后的每一个网站都能找到生存空间,充分说明用户的需求是分化的,微博是捕捉细分群体的最佳渠道。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前期36氪主要翻译Techcrunch的美国科技咨询文章,成功找到了市场空白。那时候,美国的一篇科技文章,被感兴趣的人翻译出来,出现在新浪科技、Donews等国内IT媒体上,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36氪已经成功将这个时间缩短到1天;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好的信息。36氪也成功成为IT科技品牌新贵。
不同于36氪对互联网创业的定位;雷锋网专注于技术和产品;虎嗅网专注于商业和公司,虎嗅专注于评论;Social Beta 专注于社交媒体;第一手; 钛媒体专注深度报道。这些自媒体的不同定位,其实与创始人的基因有关。36氪把学生算作创业,所以重视创业;虎嗅李敏,原《中国企业家》执行主编;
案例点评:微博时代众多科技新媒体的崛起,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迎头赶上的时机。我把网络媒体分为两个时代。微博出现之前,叫传统时代;微博之后,被称为新时代。在传统互联网上,引流的方式主要依靠百度的索引,因此网站需要大量的内容。这就是我们打开网站看到无数标题和链接的原因。
在传统时代,原创是不被鼓励的。这是因为被收录后,如果你的内容很快被权重较高的网站收录,在搜索中就会处于劣势。于是一时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内容完全相同的文学网站;打开一看,全是网络游戏的广告。新时代,内容为王。用户更关心第一手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和内容,并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同时,他们与作者有进一步的互动。对于网站经营者来说,虽然抄袭者依然存在,但微博用户很聪明,总能找到内容的来源。而各类大V也乐于推荐分享自己认为好的媒体。在微博上,
后续发展:36氪注重品牌经营,全线开花策略是正确的。目前你可以在微信、Zaker、海豚浏览器等渠道看到36氪的内容频道。36氪也参与了线下投融资对接活动等更多业务。
36氪正面临IT新媒体的兴起与挑战;天道酬勤,36氪才能持续产出更好的内容;它仍然可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4.野蛮人文摘
战争模式:众包贡献
4月10日,蛮子文摘发微博向民间大师征稿。提交的微博在48小时内被转发5000次,即刻发放1000元奖金。蛮子文摘成为微博第一家为优质原创内容付费的自媒体!在我的印象中,野蛮人文摘当时只有5万左右的粉丝。
4月12日,蛮子文摘两天收到近500份投稿。
4月13日,@西海一剑at Anime的稿件《爸爸存在的理由》在漫子文摘发表。
4月16日,转发量超过17000次,@西海一剑atanime成为第一个收款的微博作者。
6月12日,漫子文摘增加了两个更具吸引力的征文条件:转发10000篇2000元,转发50000篇10000元。
如今,《野蛮人文摘》拥有 260,000 名粉丝。半年时间,蛮子文摘录了90位专家提交的145篇稿件,共创造194719次转发,平均每篇转发1342次。几乎每隔一个月,就会有一篇转发过万的神博。
案例点评:漫子文摘的稿费模式门槛高,未达到转载次数要求不收取稿费。《漫子文摘》影响力很大,接受本身就是对作者的一种肯定。不交稿费,帮作者宣传,作者获得知名度。
人才贡献是众包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投稿内容涉及历史、时事、创投、公益、环保、生活常识……文章、图片、图表、漫画等形式多样。. . 如此大跨度的内容创作,不是一两个全职运营者或一个团队的知识所能涵盖的。
创业难,创新创业更难。蛮子文库负责人沉寅为微博运营打开了另一扇门。
后续发展:蛮子文摘目前有App版;成功获得了一批忠实用户;成功将微博影响力转化为优秀的移动互联网产品。
作为企业运营微博,我们能从野蛮文摘模式中学到什么?很多企业蓝V官博,内容如嚼蜡,转发率极低。蛮子文摘的专家投稿模式能借鉴一下吗?大多数公司的官方博客都是由其他岗位的员工运营的,人员被迫拼凑或抄袭微博段子来凑数。如果公司每个月拿出三五千元鼓励粉丝投稿,不仅能加强与粉丝的互动,还能大大提升内容。
野蛮人文摘的模式值得所有官方博客运营商考虑。
5.蘑菇街
成功模式:利用应用程序
蘑菇街作为社交导购的领导者,完全依赖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QQ)。今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上,听说蘑菇街每天可以从新浪微博获得8万的免费流量,腾讯全平台可以带来20万的流量。应该说,蘑菇街和美丽说在利用社交媒体(粉丝)导流方面相当热衷和成功。
蘑菇街在崛起初期就敏锐地抓住了王功权私奔的热点。当时,他们迅速推出了一款私奔APP。一开始,它匹配了你和你微博中最有可能私奔的异性朋友。但几乎没有回应。于是异性变成了同性。用户测试完后,发现自己和一个同性朋友私奔了。顿时,微博一片欢腾,APP迅速传播,蘑菇街一战成名。收获了很多关注和粉丝。
案例点评:蘑菇街和美丽说是非常善于把握机会的公司。除了私奔,两人还利用微博早期第三方应用的缺陷,让用户必须关注后才能查看答案。
蘑菇街对创业者最大的意义在于成功跨越了淘宝、微博、QQ三大平台。在巨人之间的夹缝中,他们利用巨人自身生态系统的不兼容,游走于三大巨人之间。这很聪明。既然初创公司无法创建生态系统,为什么不利用现有的生态系统呢?为什么不拿免费流量?
后续发展:蘑菇街和美丽说想玩微信同款;两人利用微信神器进行无差别病毒轰炸。“性格测试”刷了十几屏。蘑菇美女诱导用户分享结果并关注他们,然后他们才能看到答案。小马哥自己的高端私人微信圈子也被黑了,张小龙大怒,张小龙立即让团队屏蔽微信分享链接。不过,小马和张小龙反应太快,27.5小时内就执行了这个决定,及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6. 黄钢-物流与供应链
成功模式:垂直深度
之前分享的案例都是比较热门的领域。比如科技、女性、社会等等。然而,黄刚的成功却深深植根于物流领域。在物流这样的垂直领域,黄刚能做到一年15万粉丝,成为微博物流行业的领头羊,非常难能可贵。黄刚还拥有物流今日头条、中国供应链等多个微博账号,形成微博矩阵;拥有27万粉丝,可以全面为客户提供各种一体化的专业服务,比如他发布微博招聘广告后,帮助客户发布两小时内投递400份简历。这比一般的猎头公司要好得多。
不仅如此,黄刚还可以在微博上为行业客户进行植入式传播。例如,通过分享德邦物流的企业文化故事,有效提升德邦物流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让大众了解德邦物流。邦特有的企业文化。
黄刚当之无愧成为微博物流圈的雷军。他的微博很成功,专业、有趣、有故事。他的一条关于星巴克App营销的微博被转发了4.5万次。
案例点评:黄刚的所作所为,深度颠覆了行业;当你成为一个行业的影响力来源时,自然任何企业都可以很容易地嫁接和发展。这是线上影响力和线下服务的最好例证。这是O2O吗?也是可以算的。
通过微博建立网络影响力,然后通过咨询、培训等方式变现,这在自媒体时代是很自然的选择。我一直认为,传统行业玩微博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有更多的各行各业的人能够参与到微博生态中,微博才能繁荣,用户才能增长。
后续发展:汉森世纪将成为集物流行业微博传播、媒体、猎头、公关、咨询为一体的公司。除了目前已有的物流指南等App产品,黄刚还计划近期开通垂直物流门户。
7. 企业家杂志
成功模式:抓热点
企业家杂志有200万粉丝,我认为它是办的最好的媒体微博之一。在纸媒举步维艰难以盈利的时代,企业家杂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双十一期间,由牛文文社长发起的《企业家杂志》团购接力活动,销售《企业家》年刊10000余份,成为业内佳话。
创业者的成功,是建立在微博内容经营和杂志内容经营分离的基础上的。杂志的内容采集和编辑可能是一个传统的媒体采集和编辑过程。传统媒体的微博大多围绕着自己的编辑流程和内容体系运作。这实际上是束缚了他的手脚。微博在编辑、编辑和传播方式上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但是,微博管理需要时刻跟上热点;只要抓住热点,就能获得很高的传播率和美誉度。
就在昨天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发了一条微博:《小老板的日常管理》,当天转发了5000次。企业家杂志周一凌晨跟进并转载。结果,一篇文章当天给创业者官网带来了12万PV。
企业家杂志有一个令人敬佩的老板:@牛文文牛市自己的微博写得很好,同时他和任何一个草根创业者都可以称他为兄弟姐妹,这让他获得了一大批粉丝的支持。企业家的成功是社交媒体时代双品牌战略的成功。即老板个人品牌+企业品牌的双赢。如今的用户对品牌的热情不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Logo,而是看到一个充满张力和个性的表达。领导者的个人魅力在当今时代极为重要。
案例回顾:创业者的成功,除了紧跟热点,还有一个有激情的老板。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企业家杂志》的工作人员每天下班后继续工作,回家后11点后更新微博。直到接近12点,最新一条微博才发出来。周六周日也要轮流值班。只有这样,才能时刻把握热点。这与传统媒体和公司聘请微博专员,到时候下班,周末不上班形成鲜明对比。没有成功是偶然的;努力工作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后续发展:据说创业家官网改版了;企业家将支持更多的专栏作家。这是一件好事。新浪在支持优秀内容方面做得很差。每一个在微博上形成规模的媒体,都可以传播、帮助、引领、扶持一批新的内容作者,极大地丰富和完善微博生态。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8.海底捞
成功模式:口耳相传
”昨天在海底捞,无意中跟朋友抱怨京东抢劫的奈良美智专辑怎么还没到,结账的时候服务员问我京东会员账号,今天一早三张专辑都送到了!”
这条微博被转发了35000多次。可能是无心之举,也可能是推波助澜。不过,很明显,海底捞抓住了这个机会。经过一定程度的沟通,看到机会,更多的专业公司迅速介入沟通。甚至还创造了“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的口号;连海底捞的尸体都出现了。
“海底捞身体”的基本模板是:某天我在某海底捞吃火锅,吃饭时不小心说了一句话……(包括但不限于愿望、情绪、抱怨、意见),当我查了一下……(心愿成真,抚慰情绪,比如送自制的玉米饼,送文字祝福的贺卡,送礼物,免费接单等等)。
网友自发参与搞笑,把海底捞的品牌传播得更大,这恐怕是海底捞没有想到的。
与此类似的还有凡客当年打造的凡客对象,也极大地点燃了用户的创作热情,从而带来了极大的品牌传播效果。
案例点评:口碑营销是一种适合自媒体传播的有效网络营销模式。微博、SNS等媒体的亲和力可以拉近商家与用户的距离。
后续发展:随着海底捞的火爆,大大扩大了海底捞的品牌知名度。然而,海底捞也遇到了一些名不副实的困境。例如,骨头汤不是煮沸的,而是混合的。最后,海底捞在官网向消费者致歉。这也证明,在中国,过渡营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是一个善于创造神话的国家。但通常你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有时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才是王道。好的口碑自然会流传开来。总体来说,海底捞的服务还是超出了大部分同行的水准。从这一点来看,海底捞还是很成功的。
9.杜蕾斯
成功模式——事件营销
被称为“小嘟嘟”的杜蕾斯官方微博,在微博网友眼中,小嘟嘟的微博形象是怎样的呢?它可以很性感,也可以很幽默、很可笑,也可以很聪明。可以活泼,可以感人,可以媚俗,可以优雅……
杜蕾斯给官方微博的定位是“一个有点绅士,有点坏,懂生活,会玩的人,就像夜店里的小伙子”。我们用三个案例来简要分析杜蕾斯官方微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几个亮点。
案例一:某网友更改了益达口香糖的广告语:“哥,加油……你的杜蕾斯也加油了。” 杜蕾斯当时回复:“杜蕾斯无糖避孕套呵护牙齿,更呵护你。”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案例二:@VANCL粉丝团发微博,韩寒新书《秘密》中提到了给未来18岁女儿的一句话——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套。韩少真是惊艳无穷~”,杜蕾斯发现后评论转发,“所谓安全第一,作为赛车手,韩少深有体会。” 妙趣横生的回复巧妙地将品牌号召力与明星话题相结合,引发凡客诚品粉丝和韩寒粉丝的强烈共鸣
案例三:2011年5月16日,王功权私奔事件微博被转发7万余次,被网友戏称为“私奔体”。杜蕾斯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条微博热度上的“男女”、“私奔”、“幸福”等关键词,发现它们都与杜蕾斯的品牌调性有关。第二天下午,他发了一条原创微博,“私奔需要三样东西:1.杜蕾斯;2.现金;3.一起私奔的他或她。” 巧妙的组合引爆了第二轮话题讨论。
引发杜蕾斯事件营销高潮的是,北京一场大雨过后,一位据说是杜蕾斯的员工灵机一动,在雨天把避孕套套在鞋子上,让鞋子不被雨淋湿。该员工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张安全套套鞋的照片,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条配上简单图片的微博短文,一举超越了北京暴雨新闻的微博转发量,位居新浪微博当日转发量第一位。
案例点评:杜蕾斯之所以能够成功塑造官方微博的情感形象,是因为在这140个鲜活鲜香的人物背后,其实还有其他品牌可以深入借鉴:社交媒体讲究关系,以及沟通只是用户关系的一部分。对于这种用途,企业在进入社交媒体时,应该明确关系的含义,用真诚和热情与粉丝建立关系。如果说像自然人一样与用户交流是初级阶段,那么中期就是做一个有个性的人,利用企业独特的“个性”魅力,让粉丝对企业品牌保持持久的关注,
后续发展:杜蕾斯开通了微信,小嘟嘟继续挑逗国人的神经。
10.京苏战争
成功模式:老板亲自上阵
2012年8月14日,不到12个小时,刘强东一共发了24条微博,几乎每一句话都针对苏宁。他在微博上发出价格战信,决定京东大家电三年内毛利为零,并保证所有大家电至少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10%。
面对京东的明目张胆的砸,苏宁不得不打。苏宁易购常务副总裁李斌在微博上承诺,如果消费者发现苏宁易购的价格高于京东,会立即调整价格。京东与苏宁的“框约”再次搅动了整个电商行业的浑水。国美、当当、易迅等电商纷纷宣布,将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这场价格战中。
这场战争赚足了眼球,但后来的发展却让人意外。用户发现,这两家公司都是真喊假降价。很多品类降价不到位,或者断货。有用户对比后发现,国美酷霸是众多产品中最便宜的。
案例点评:刘强东用同样的方式在图书领域挑起与当当网的战争。问题在于,在网络图书领域,当当网是龙头,京东是挑战者。刘强东挑起战火博眼球,无可厚非。在京苏大战中,苏宁虽然规模庞大,却是电商不折不扣的追随者和挑战者。这场大战,大大提升了苏宁易购在网购消费者中的品牌知名度,网络流量也大幅攀升。最重要的是,原本极度不会在微博上玩公关的苏宁高管,被迫在微博上大打出手,从而收获了数十万粉丝。
微博公关战非常适合弱肉强食。前提是弱者不能太弱。如果你太弱,强者根本不理你,媒体也不理你。但绝对不适合强者主动打败弱者。战争的结果是,在成熟市场中,领导者并没有显着增加市场份额,但追随者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
后续发展:曾被传2012年现金无法生存的京东终于融资成功;京东似乎在短期内放弃了吸睛策略;刘强东的微博也变得安静了。苏宁易购还在为年度200亿元的目标而努力,先后收购了红孩子等电商企业扩大规模。当整个行业都在亏损,天猫一个人在赚钱的时候,大家又回到了更务实的境地。京东推出包括供应链金融在内的更多产品以获取收入;甚至要开放平台做游戏。
本文总结:
为什么微博平台仍然是中国最有机会的平台。这是因为微博本质上是一个媒体平台,一个内容平台。只要内容持续运营良好,无论是知名品牌还是初创企业都有机会获得低成本高ROI回报。
持续经营 优秀的内容,其实是对每一个微博运营者最考验的。一是要有优秀的内容,二是要勤奋,持续经营。即使像@李开复@薛曼子这样的名人是受人尊敬和成功的。依然孜孜不倦地为粉丝们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
如果说淘宝的生态是围绕众多中小卖家建立的;微博的生态系统是围绕众多内容生产者构建的。目前新浪微博上优秀的内容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这就是为什么当大家在讨论微博的风头是不是被微信抢走了;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经营好微博,经营好内容,传播好是一个机会;无论是品牌商还是草根创业者。
微博媒体中,36氪之后出现了雷锋网、虎嗅、钛媒体、PingWest品玩。
微博电商能否再出一个Beast?
竖版微博里,能再出一个黄刚吗?
在企业营销中,能否再出现一个海底捞和杜蕾斯?
继蘑菇街之后,能否再推出一个横跨微博、微信、支付宝等生态的新品牌?
微博公关永远是寸土必争的手段。
管好自己的微博,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