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经典案例。
新浪微博于2009年8月上线,但短短三四年时间,微博已作为社交媒体的领头羊在营销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微博更是被很多企业作为营销法宝。今天就给大家分享这些微博营销的经典案例。
1. 周鸿祎&雷军,焦点:小米手机暴力事件
2012年6月,小米董事长雷军宣布融资2.61亿美元,估值40亿美元。对于此事,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微博上表示:“雷总最近融资杂粮(指小米)本来是好事,一方面雷总很激动,高调,但另一方面又遮遮掩掩,已经融资三轮了,据说投资人是按照‘市场梦想率’投资的,说白了还是怕被曝光小米手机赚的盆满钵满。” 其实,这并不是周鸿祎第一条关于小米的微博华为的微博营销,6月10日,他发微博称:“小米确实以40亿美元的价格融资成功。
雷军迅速在微博回应:“给大家科普一下: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和三星转移了手机行业99%的利润,其他所有公司,包括HTC、诺基亚、MOTO等“有钱有帅,只有1%。竞争激烈,赚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要无耻地编造‘融资文件’或融资内幕来污蔑小米。” 他回应称,周鸿祎指责小米出于商业目的的暴力行为,并列出了小米手机的成本。雷说周某的经营目的是,周某从5月开始推出360专用补给机阿尔卡特AK47。
周鸿祎与雷军的微博之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外界对这场微博大战的结论是:双赢,双方推广的产品都会受到各方的更多关注。但在这种微博话题营销中,一定要注意就事论事,不要误入歧途进行人身攻击,否则两败俱伤。
2、央视主持人赵普《问题胶囊》,焦点:老酸奶和果冻的内幕
2012年4月9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发微博称,他转发了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老酸奶(固态)和果冻不要吃,尤其是小孩,内幕很可怕,所以我不会讲细节。”
这条悬疑微博迅速被转发11万余次,评论2万余条,开始在网络上疯狂传播。
这条微博引发公众对老酸奶和果冻食品安全性的极大关注,但随后他突然“消失”,不再主持自己的节目,也不再更新微博。赵普基于公众利益,带头揭发了所谓的丑闻,说出了真相。直到当年8月,赵普才回到央视。
对于悬疑类微博,发之前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这类微博虽然数量少,但市场发酵力大,企业营销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但必须是出于公众利益,其产品经得起推波助澜。社会的压力。测试一下,否则难免会给自己带来灾难。
3.“每物”造句动作
“凡客诚品粉丝团”是凡客诚品的微博平台。新浪微博内测即注册开通,定位为凡客诚品官方互动交流平台。
凡客诚品微博充分利用明星效应,延伸话题和活动。为韩寒、王珞丹两位代言人定制了“爱……不爱……是……不是……我是……”的“粉丝对象”语言叙事方式,80后调侃社会和主流文化,引发网民“一切”运动。
VANCL粉丝团微博内容80%以上与企业品牌相关,且有趣生动,更注重微博的互动性,拉近品牌与粉丝的距离,充分定位品牌微博上的品牌。节目。
这种自己造话题、引粉的微博营销,要时刻了解自己是谁,围绕这个定位来展开话题华为的微博营销,否则就会成为野马,到头来无人知晓。
其实微博营销的方法真的很多,但是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扩大与受众的互动范围。你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你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关注你和你的产品,所以一味的留言,不管的做法,是永远不会让你的微博广泛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