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抖音粉丝重播从0到300w
原标题是《一个130万粉丝的视频测评》,一忙就变成了300万。 第一篇作品是2.14发的,今天刚好4.13,整整两个月,想借此机会做个点评,也给想做短视频的同学一些启发,希望有所帮助打开书。
原因:我们团队之前主要做二级票市场业务,结果YQ全部停演,复工遥遥无期。 早在1月底,我们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停工半年。 但现在看来,这个时间可能要延长了,而且当时就做出了“转型”的决定,而且反应还是相当快的。 那段时间真的很惨。 1月初我们还在三亚度假,想着今年去哪里旅游,至少要出两次国,一个月下来,基本生活都难保了。 这次yq让我们不得不做出调整,给我们的盲目自信上了很深的一课。 为什么选择做短视频? 主要原因是可供选择的方向太少。 短视频的入门门槛低,我们团队的执行力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们一拍即合做了短视频。
方向:二月初,我们开始正式讨论第一次拍什么。 那时,我们对短视频领域一无所知。 和我们之前从事的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找不到感觉,每个主题的工作时间也不是很长。 现在回过头来,我发现改过来是非常不对的。 我稍后会告诉你。 有团队成员想做影评,一开始我不是很支持,因为觉得这个品类的变现能力太弱了。 另外,从平台的角度来说,我是比较支持真人出现在荧幕上的,其实并不支持这种二次创作。 工作。
困难:一开始,影评并没有带来快速的粉丝增长。 大概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大家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粉丝数量基本还处于停滞状态。 恰好这也是YQ最着急的时候。 也有想过放弃的时候。 大家都出去找工作了,我也饿了。 别死了,然后赚点钱,等复工了大家再聚在一起搞事情。 这些话并不是气话,但我仔细想过,因为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实在是难以承受。 但最终,正是这种不那么乐观的内容,让粉丝在两个月内增长了 300 万。 这告诉我,不要被自己的思维所局限,很多事情只有尝试过才能知道。 2.14 第一个视频 第一个视频我们非常努力,准备了六七天。 胆战心惊的发布后,我们看到浏览量逐渐增加了1,到了第10分钟,浏览量停止了。 最后卡在了 100 次播放。 这个结果确实有点让人失望。
(这是前100部剧,现在已经上百万了)
2.22 渐入佳境 这是我回到北京的第二天。 10天中间,陆续出了三四部作品。 如果有改进,就必须有。 毕竟起点太低了,才100播。 这个时间可以稳定在500左右,但是因为有些规则不明白,很多视频都下架了。
(可惜,因为有禁词) 2.24 突破那个问题,我们做了一个关于“蝴蝶效应”的视频。 超过2000万次推荐,超过50万次点赞。 一夜之间,粉丝涨到30万以上。 我想这就是日积月累的造化。
(真正意义上的突破,2000万播放量)涨粉我很开心,但是第二天,数据就像是一记耳光,把我给吵醒了。 风扇以每小时 1000 台的速度下降。 粉丝增长快,粉丝流失快。 最终人数稳定在20w。
3.25 一个有130k粉丝的视频发布了几部质量稳定的作品,有固定粉丝,40w左右。 这时候很多粉丝留言说想看饥饿平台。 流行通常需要20个小时左右才能制作一个视频,但是这个视频从晚上8:00到第二天早上10:00我们花了14个小时才发布。
(1天涨粉130w,与老罗比肩)果然视频炸了,发出10分钟后,数据以每秒1w的速度增长。 搞了两天两夜,最后固定在8000w,有人开玩笑说中国6%的人看过你的视频。
这段视频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正好那几天老罗直播,消息铺天盖地。 一开始他还担心交通会被限制,现在看来,或许是一种缘分吧。 4.10粉丝达到290万。 在这部作品10号爆火之前,我们两部作品的播放量都没有过万。 粉丝们也开始质疑了。 结论是“不好看”。 作品打磨了两天左右,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5小时获得了约3000w的播放量,30w的关注。
经过两个月的尝试,我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如果你正打算做短视频,或者已经做了一些,遇到了瓶颈,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到你。 1.执行力放在第一位。 提个弯路:我太纠结第一期的内容了。 建议大家不要总想着运筹帷幄,做好计划再行动,感觉诸葛亮转世了。 因为当你执行的时候它会比你想象的更有效,所以你必须先动起来,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一开始,我觉得没有大疆云台、没有三脚架、没有收音机是不行的,但只要我们付诸行动,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够了。 2、内容为王,数据是内容质量的反馈。 只要不与平台利益冲突,我认为不存在“限流”的情况。 在同域流量方面,都谈作品的质量,比起研究平台的规则,还不如专注于作品本身。 一开始,我也沉迷于研究账号维护的方法或者用户习惯,喜欢的规律。 后来发现除了质量,其他的影响不大。 很多作品,因为审核的原因,经常拖到一两点才更新,最后的数据也很可观。 很多人会问我:为什么没人喜欢,那你要问问自己,什么是好看? 你花了多少心思? 其实这个很难回答,因为千人千面。 但是只要粉丝觉得你的作品不好看,就一定要进行全方位的反省。 3、团队要有良好的判断(审美)能力。 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拍的不好,而是我不觉得自己拍的不好,因为经常遇到粉丝问我为什么不红,是不是被限制了。 向上。
接上一篇文章,没有电流限制。 所有内容为王。 如果你不玩或不喜欢它,你可以找到原因。 99%以上是因为你的内容不够扎实。 不知道什么好就多看,多看自己分类的账号,多看热门视频,分析受欢迎背后的原因。 这个非常非常重要,我觉得比盈利模式还要重要。 你一定想知道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4、盈利模式盈利模式是一切业务的基础。 否则,如果纯粹为了增长而增长,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为一期拍卖买单,二是成为别人的韭菜被收割。 这部分我就不细说了抖音粉丝下**台,因为太大了。 如果有机会,我可以单独写一期我的想法。 总之,盈利模式很重要,想清楚了再做。 5、有什么不会的,赶快学习和实践。 我们站位高,想拍方启那样的vlog,结果发现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除了文案和摄影,还有化妆、表情、肢体动作、声音。 拍戏的时候才发现抖音粉丝下**台,我们组没有一个人笑得自然。 这些都是我们在拍摄前没想到的。 另外,如果我们想要提高作品的质量,就需要有很强的知识储备,这也是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所以我们设置了土办法,练习口语练习,绕口令,微笑每天早上7点,然后每天至少每周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 你问这些重要吗? 其实我觉得不管是做短视频还是做其他领域,这些都很重要,因为这些能力决定了你做这件事的上限。
你问从头学真的来不及吗? 如果你把做短视频看做是一个长期的事情,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6.坚持一个方向。 在此过程中,我们多次改变方向。 我现在觉得这是最错误的决定。 虽然转型还不算太晚,但改变方向却耽误了最宝贵的时间。 其实一开始我是不看好电影方向的,因为这个品类做的人太多了,这个时候进入没有竞争力,做了半个月也没什么起色,而且每天都要花很多时间。 这个时候我就想打住,因为这个品类本身的盈利能力就很弱。 但事实证明这样做很好,所以不要轻易否定自己,要有耐心,时间要长一些。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是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总结。 如果能对你有所帮助或者讨论一下就最好了。 如果它没有帮助,谢谢你的时间。 接下来我给自己定下几个小目标: 1. 电影号1000w粉丝,做品类龙头; 2.北漂,这是我很看好的方向,要做很久; 3、接下来我要开始做服装和这个是买手的品类,这也是我这次去广州的原因。 从目前来看,整个抖音在这个品类上并没有取得突出的成绩,所以来广州和朋友一起做这个项目的前两个品类。 物品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弱,但买家和服装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强。 我也害怕挂在树上,所以我开阔了眼界。 两个月前,当我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不止一次想过放弃。
但幸运的是,我坚持了下来。 现在也有一些回报。 我一直相信,自助者,必得天助。 如果你有做短视频的想法,趁早开始吧,一切都不晚,还有机会。 做短视频没有走捷径,也没有遇到特别大的趋势和机会。 既然我能做到,那么每个人都可以。 除了检讨,我还有一点私心。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连接到更多同频的人,让大家一起交流,一起做事。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帮忙转发一下,谢谢大家。
2020.4.13京广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