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沉迷抖音,加入30多个群为“妈咪”做生意。 爸爸妈妈们,你们害怕吗?

刘女士翻看一些群里的聊天记录发现,很多群进群前要交一元到几元不等的团费,进群后还要按规定发红包。 在一些兼职和打字群里,入职者一般要交几十元的押金,才能做任务。 因为悦悦的微信零钱里没有那么多钱,她只好作罢。 “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个群里问大家零钱多少,有的群里意见不合就互相骂,很不爽,”刘女士说。
一气之下,刘女士将这些群全部删除。 没想到过了几天,她发现女儿通过抖友跟踪了她,就托人把她拉回了一些群。
购买小视频后发帖吸粉
》史莱姆视频0.1元一个,假吃0.5元,吃播0.5元,男女生0.5元一个,壁纸0.5元,动态壁纸1元……想买的,你可以加我或者一个伙伴。儿子。” 这是11岁的女孩琪琪(化名)在抖音上发布的一则“广告”,位置显示她在武汉。
我在琪琪的抖音账号上看到,她发了一百多个短视频,其中大部分都和水晶泥有关。 有些是生产过程; 有的是专门用来听声音的,五颜六色的水晶泥等,用手按、插、抓等时会发出低沉或清脆的声音; 那是一个成年人,而不是琪琪本人。
“这是我从‘妈咪’(一个粉丝多,愿意收徒弟的抖音好友)那里买的。” 七七玩抖音已经半年多了。 虽然她也发布了一些视频,但并没有收获多少粉丝。 ,点赞数有限。 她看到有些抖音号的粉丝比她还多,号称可以收徒弟,帮助涨粉,于是扫码加了。
一开始,七七嘉的“妈咪”是可儿,推荐她购买了“6元快刷1000”的服务。 后来她觉得粉丝增长太慢,建议她买一些“吃播”“粘土”等小视频,通过自己的作品吸粉。
视频发布后,琪琪的粉丝一天比一天多,也收获了一些点赞。 “妈咪”还告诉她,可以发广告卖这些小视频,其中涉及的水晶泥等产品都可以卖。 每卖出10块钱,她就可以获得1块钱的提成。 之前,七七花几十块钱买视频。 为了赚回这笔钱,她奉命建了一个免费视频群,邀请抖友一起聊天交流,时不时在群里发广告。
有人买吗? “是的,是这个人买的。” 琪琪亮出聊天记录,一个外地小姑娘转了17块钱买了一块水晶泥,还发来了她的家庭住址和手机号码。
练习手指舞和录视频就像着了魔
李女士说,六个月前,她注意到萌萌在喃喃自语。 那时,她以为是在追电视里的歌舞节目,或者是同学间新流行的游戏。
“有一套像打枪一样的动作,看着她的手指来回摆动,手臂随着节奏摆动,我怕手指会抽筋。” 虽然我知道这种手指舞练习可以让十指更加灵活,有利于大脑的开发。 ,但当这种做法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时,李女士还是觉得女儿太过投入了。
除了在手机上学一些慢动作的动作外,萌萌有时在街上听到相关的音乐,也会条件反射地做出动作。 “一玩就停不下来,眼看暑假快结束了,作业才做一半。” 李女士说。
而萌萌真正的重心,显然不在指舞本身。 一打开手机,她对妈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今天又涨了20个粉丝”“哇,有人给我留言了”。 当李老师试图与她沟通时,加了那么多粉丝也没有用,萌萌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她看不懂自己。
一个小女孩正在抖音上看视频
孩子在虚拟世界的社交堪忧!
最近几个月,
由于孩子不喜欢抖音等网络社交软件
因使用不当引起的事故和顾虑,
这在国内并不少见。
抖音等短视频应用的火爆,
让很多孩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网瘾,
在他们的年龄过早地面对
还是不懂的大人世界……
真相来了
未成年人成“妈咪”下线
短视频内容鱼龙混杂,有骂骂咧咧、沾沾自喜的,有炫耀购买国外奢侈品的,有无底线恶搞的,有宣扬早恋的,有虐待动物自娱自乐的……为了为了吸引粉丝,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还有一个小女孩表现的很可怜,拿着一张“我要一万粉丝”的卡片,视频下方写着:“关注我,你就会有10个粉丝,因为我有10个账号,每个账号都会关注你”
孩子们举起标语以引起注意
一些用户还会“指挥”粉丝,让他们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或群,群里会时不时地发打字、中奖等各种小广告。 在尝试加入这些群时,我发现有些群设置了一些非主流问题,直接将一些成年用户拒之门外,有的直接标明“只有00后才能加入群”。
父母担心
孩子在站台上不设防很可怕
“这些短视频什么都有,小孩子辨别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学的有好有坏。” 在采访中,不少家长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家住光谷的何女士还是有些害怕。 有一次她发现女儿在微信上给别人转了40块钱。 问了一位斗友朋友在群里推荐了一款聊天软件,号称只要交40元会员费抖音怎么建粉丝群聊天啊,就可以聊天赚钱。 对方还发了一些截图来证明。 显示每一个聊天字代表7个聊天币,每100个聊天币可兑换1元,并有部分兑换成功的转账记录。
但何女士看到,这些截图极具挑逗性,而且都是“哥哥”、“姐姐”、“睡不着”等字眼。 “孩子们对这些平台持开放态度是最可怕的事情。”
一位家长在网上留言:“有一次儿子拿走手机跑到同学家,好不容易拿回来,妈妈妥协了,怕孩子做出极端的事情。因为街坊隔壁就是因为不让孩子玩手机,一个品学兼优的初一女生,瞬间从六楼跳楼身亡。
为什么孩子们对虚拟世界如此着迷?
家长应该怎么办?
引导孩子
正确、科学地使用网络软件?
专家建议
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交流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磁共振基础研究所所长雷浩7年前就开始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 他说,研究表明,如果抖音等网络社交软件使用不当,用户可能会像赌博一样上瘾。 以抖音为例,用户通过模仿练习和录制发视频吸引粉丝,获得点赞或红包。 这些“奖赏”信号可以激活大脑中的奖赏中枢,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渴望和依赖。 并进入其中。
湖北省心理卫生协会会长、武汉市妇联心理援助组高级顾问潘兰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心理需求,比如被倾听、被鼓励。 一旦你在现实世界中不满足,你就会对网络世界中的满足产生依赖。
“近年来,类似的求助案例每年都在持续增加,我每天至少接到三个这样的案例。事实上,很多家长都戒不掉网瘾抖音怎么建粉丝群聊天啊,更不用说引导孩子上网了。”正确上网。” 潘兰说,很多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父母不认真听。
潘兰建议,家长应该以民主、尊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给予建议,而不是直接干涉批评; 同时,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尊、自信和成就感。